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
在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唯一的儿子在拉树苗途中车祸遇难。
年过七旬的牛玉琴仍然坚持种树。
4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陕西榆林林业展览馆里,一张老照片“诉说”着昔日风沙肆虐的情景:20世纪50年代,沙土一路埋到了镇北台的半腰处,眼看就要翻过城头,直泄而下。
“我国沙区和石漠化地区分布着全国近2/3的贫困县、近80%的贫困人口,既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由过去的“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孙国吉指出,当前,我国荒漠化防治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治理难度更大,治理成本更高,荒漠化防治“十四五”任务十分繁重。
重读他们的故事,我们就能找到荒漠变绿洲的密码所在—— 宝日勒岱,1938年出生于乌审召一个贫苦牧民家庭。
殷玉珍清楚记得,过门的第40天,才看见一个人从她的家经过。
翻开这部厚重的治沙史,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部门的协同配合,更能看到无数治沙人的辛劳付出。
2003年,宝日勒岱退休后,每年都去毛乌素沙漠种树。
这里头尤其是我们中国更要注意,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问题相对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拥有大量的沙漠土地面积,并且每年都在往内地进逼,因此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后,我国就一直在治理土地沙漠化问题,大量的治沙人在西北地区植木造林,发展到现在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治理沙漠最成功的国家,拥有着不少的成就出现,就比如这个中国最“憋屈”的沙漠,它就是中国治理后的体现。
这个沙漠就是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到4.22万平方公里,包括这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和陕西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东北部,占地十分辽阔。
所以才会说毛乌素沙漠是中国最“憋屈”的沙漠,如今在中国人勤劳的治理下一开始恢复生机。
在今年,陕西省林业部门发布了重要沙漠治理成果报告,其中的数据指标包括了陕西省8360万亩流动沙漠得到固定或者半固定, 森铃覆盖率达到36.6%,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数据指标,那就是陕西北部为核心的黄土高原已经成为了全国连片增绿涨幅最大的地区,如果以绿化覆盖率来看,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中“消失”,结束陕西近千年的沙漠历史。
数十年来,中国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等项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说: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治沙模式,为世界医治“地球癌症”,开出了“中国药方”。
孙国吉表示,“十四五”期间,防沙治沙将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
这就是中国!(中华地理历史概览) 中国最早、最古老的国都,是居第十位的新郑,筑城时间在纪元前二十七世纪,仅比西方世界萨尔贡帝国的阿卡德城稍晚一百年。 在青藏高原上看不到什么,它在二十世纪
2020-07-17腾格里沙漠被群殴:治沙模范企业排污水8万余吨 3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在“全市环保工作誓师大会”上“自揭伤疤”: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不履行保护环境的基本社会责任
2020-07-17腾格里沙漠被群殴:治沙模范企业排污水8万余吨 3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在“全市环保工作誓师大会”上“自揭伤疤”: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不履行保护环境的基本社会责任
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