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在过去30年,亿利资源集团投入生态修复资金30多亿元,生态产业性资金380多亿元,发展了千亿级规模的沙漠生态循环经济,绿化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10.2万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
作为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性论坛,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自2007年创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永久会址定在中国库布其沙漠七星湖。
中国的荒漠化治理成效效果明显,近些年中国在环保方面所做的贡献以及在推动全球气变所做的努力,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环保话语权在逐步提升 在7月末举行的“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会议期间,内蒙古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林和掏出手机环顾四周不停拍摄,“参会的人中有很多熟悉的老朋友,也有新面孔。
王林和表示,“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实现了一举四得:绿化了沙漠,促进了甘草产业,修复了土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2017年12月,满头银发的陈彦娴,“60后”的时任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80后”副场长于士涛,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往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领取了“地球卫士奖”的奖杯。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生态优先,强化保护。
在神州大地上,还有许多这样创造奇迹的生态卫士、治沙英雄—— “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尊重自然,科学治理。
这里就是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项目正在收尾,二期项目已经开始测绘丈量。
一个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将有效治沙20万亩,而库布齐沙漠还有多个这样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
晚上风大,临时工棚经常被吹翻;出门去工地,沙子深及小腿;说话也要小心,可能一张口满嘴就是沙;夏天地表温度极高,施工难度大增;生活用水困难,打井到地下120米才能勉强出水…
红星新闻记者站在基地的制高点向四下望去,曾经的荒漠戈壁已经改变模样,一望无际的蓝色光伏板下面,满眼绿意,相比曾经的漫漫黄沙已有天壤之别。
这片位于内蒙古库伦旗的沙地被人称为“东北第一漠”,已成为展示沙漠文化和草原文化的旅游区。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要的不仅是治沙守护家园,更打起了让沙子变金子的主意,沙漠旅游、沙漠水稻、沙地产业、沙地扶贫…
”库伦旗旗委宣传部副部长仇玉敏说,库伦旗持续开展南治沟、北治沙活动,依托荒山和沙漠的独特景观,将发展旅游业融入生态环境治理中,以绿色产业富民。
广阔的草原上不只有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有肆虐的狂沙。
”世界每年排放的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的气体超过6亿吨,据估计,到下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将有三分之一面临荒漠化危险,每年将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60多个国家…
在我国,我们提出了许多防治荒漠化的方法。
沙漠形成的原因,不仅与当地环境非常恶劣有关,还与人们过度的耕种和放牧以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关。
沙漠形成的原因,不仅与当地环境非常恶劣有关,还与人们过度的耕种和放牧以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关。
腾格里沙漠被群殴:治沙模范企业排污水8万余吨 3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在“全市环保工作誓师大会”上“自揭伤疤”: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不履行保护环境的基本社会责任
2020-07-17库布其治沙启示录:面对绿色奇迹,有人却说“沙漠不需要被治理” 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04版,《在科学治沙,支撑绿色成长——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报道之三》一文中写到: 亿利集团
2020-07-17库布其治沙启示录:面对绿色奇迹,有人却说“沙漠不需要被治理” 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04版,《在科学治沙,支撑绿色成长——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报道之三》一文中写到: 亿利集团
2020-07-17